1933

Leica III

精緻精準,應對挑戰

1933年問世的Leica III,再樹里程碑。這一代相機首次配備了第二個快門速度調節輪,可設置更長的曝光時間。它沿用了與Leica II同樣出色的內置旁軸取景器,在提升構圖精準度的同時,還提供了更高的拍攝靈活性。而Leica III更堅固小巧的機身設計,也確立了移動攝影的新標準。遺憾的是,不久後它就被廣泛用於戰地報導,顯然違背了其初衷。

自由,不止在相機鏡頭前

隨著希特勒掌權,恩斯特·萊茲二世開始以外派的名義秘密協助猶太裔員工逃離納粹德國。他們偽裝成技術人員或銷售代表,前往Leitz分公司,尤其是紐約。萊茲為他們的旅途提供資助,並在當地為他們提供支持。當然,這場勇敢的救援行動直到很久以後才被廣泛知曉——它被視為無聲的抵抗和人道行動。

羅伯特·施特恩貝格(Robert Sternberg)與妻子瓊·賈裡(Joan Jary)的黑白肖像
© Ernst Leitz Stiftung

Robert Sternberg

由於猶太人身份,施特恩貝格被剝奪了高等教育的權利。因此,恩斯特·徠茲二世親自對他加以栽培,並將他安置到英國。在那裡,施特恩貝格發明了多款產品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傳奇Ilford Witness相機。

庫爾特·羅森伯格(Kurt Rosenberg)坐在書桌前的黑白照片
© Ernst Leitz Stiftung

Kurt Rosenberg

恩斯特·徠茲二世將這位機械師安排到紐約的徠卡展廳工作,從而暫時挽救了他的生命。羅森伯格隨後投身美軍,並於1944年在執行任務時犧牲。

Illustration of Leitz factory

標誌之作

黑白影像,世界上最著名飛艇的仰視圖
黑白影像,飛艇墜毀的巨大爆炸瞬間
黑白影像,士兵中彈倒下
黑白影像,四人在河畔草地上野餐
興登堡號飛艇爆炸中焚毀的徠卡相機照片
黑白影像,一名女子坐在長椅上,房間裡光影交織
「真相即是最好的照片。」
羅伯特·卡帕,1937年
© Collection Capa / Magnum Photos, Photographed by Ruth Orkin
羅伯特·卡帕的黑白肖像
1
9
3
9
徠卡的時光之旅,即將繼續:
越过战争阴影——迈向新地平线